-----摘自《陜西網 》2018-02-04
今年西安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,西安要做強雙創孵化平臺,打造現代化、國際化、創新型城市,創新創業成為西安發展的關鍵詞。 2017年5月,西安市委、市政府出臺了《“創業西安”行動計劃(2017-2021)》《西安市支持創業的十條措施》以及《西安市推進“5552”眾創載體建設實施方案》3個政策文件,進一步支持創新創業發展。 基于此,在2018西安兩會上,市政協委員、雁塔區人大代表,西安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執行會長、致公黨西安市委會委員、雁塔區總支副主委,省青聯、市青聯委員,西安樂時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弛交出了《關于推動從創客到創業提供全程服務鏈--打造西部創客之城的建議》的提案。 張弛表示,當前,西安正肩負著建設國際化大都市、打造“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”和“中國向西開放門戶城市”等國家使命,機遇疊加、前景廣闊,承擔著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、國家自主創新示范、跨境貿易電子商務、新能源汽車、下一代互聯網等20多項“國家級”創新改革試點、示范任務,在諸多領域具有先行先試優勢。西安作為全國科教大市、科技強市,在校大學生120萬,每年畢業大學生超過30萬人,人才創業基礎良好,應當大力推動創客創業并探索西安模式,為全國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提供樣板和示范。 他認為,西安“創客”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,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,例如“創客”和“創客空間”處于小而散和自生自長的狀態,匱乏行業發展規則,“創客虛熱”現象凸顯,不僅抗風險能力低而且后續發展乏力;眾籌平臺發展乏力,創客及創客平臺急需金融的關注與扶持;知識產權保護不足,一旦研制出“火爆”產品就很容易被發達的沿海地區所“獲得”。創客在創業起步期會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,每一步發展都不容易。如果沒有良好的創業環境、高效的服務平臺,沒有產業鏈的支持,隨時可能會出現“跳票”的可能。 針對存在的問題,張弛提出了四點建議。 一是加大落實西安出臺的各項政策和資金,推動創客、創業咖啡等創業開放式公共服務平臺的到位落地力度,尤其是加大民營眾創空間的政策兌現力度。出臺組合政策設立專項資金,鼓勵企業及有條件的單位建設創客平臺,為更多的創業者服務。 二是成立創客協會或創客聯盟,推動行業跨界融合發展,引進高科技人才,為他們創新創業創造良好條件,形成互利共贏、共同發展的局面。舉辦“眾創空間、創新型孵化器”等新理念培訓班,普及新理念,營造人人支持創業、人人推動創新的濃厚創業文化氛圍。 三是建議進一步健全“全鏈條保姆式”政策支持體系,強化和豐富創業實效培訓,讓創業者可以獲得更加專業的創業理論指導,參加創業實訓提升創業成功率。對于愛冒險、愛挑戰的西安創業者來說,創業并不是遙不可及,而是一種習慣,一種風氣。 四是設立“西安創客基金”搭建國際眾籌服務平臺,進一步完善要素供應、成果孵化、金融擔保、風險投資等各項服務,為大眾創新創業提供良好保障和有力支撐。依托龍頭企業,以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技術和服務為平臺,探索服務于產業和區域發展的新模式。